网站聊天
孩子发热的处理,这些误区要避免!
2017/12/07 2,832

孩子发热,家长只是干着急没有用,学习一些在家里处理孩子发热的方法,了解哪些处理方法是误区,需要加以避免,是很重要的。那么,在家里处理孩子发热,要避免哪些误区呢?

对于发热的处理,有很多家长存在误区。

第一,采取酒精擦浴方法不可取,因为小儿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嫩,通透性较强,角质层发育不完善,皮下血管相当丰富,血液循环较为旺盛。发热处于高温持续状态时,全身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毛孔张开,对涂在皮肤表面的酒精有较高的吸收和透过能力,因此酒精经皮肤更容易吸收。

如果酒精擦拭时间较长,擦拭面积又大,致使酒精经皮肤大量吸收入血,婴幼儿肝脏功能又发育不健全,容易产生酒精中毒。如果酒精浓度过高会造成脑及脑膜充血水肿,引起精神兴奋,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酒精中毒症状,严重者因呼吸麻痹、重度缺氧而死亡。

另外,酒精挥发得快,使体表迅速降温,孩子可能全身颤抖,而引起体温再次升高。酒精擦浴和过凉的冷水擦浴的寒冷刺激一样,都可以引起外周血管收缩,毛细血管压力增加,使肺循环阻力增大,加重低氧血症。

有些孩子可能会对酒精过敏,而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如皮疹、红斑、瘙痒等。个别孩子因酒精擦浴兴奋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甚至引起心室纤颤及传导阻滞而导致心跳骤停。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证明,在发热时(38℃~41℃)用酒精擦浴降温是不科学的,这样做违反了发热的生理调节机制,不仅无效,且可能使患儿发生颤抖,加重肺炎和其他疾病。所以,世界卫生组织不主张用酒精擦浴进行退热处理。

第二,孩子发热,有的家长还喜欢使用头枕冰袋、冷水袋,用冷水袋或冰袋放置在腋下、颈部两侧、腹股沟以及额部等方法降温。这样使用冰袋有可能引起婴幼儿寒战,尤其是小婴儿更容易发生,反而促使温度升高,因此不建议使用。

第三,不建议使用退热针(包括早已经淘汰的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因为这些退热针剂注射后会导致孩子大量出汗,极易发生虚脱甚至休克。过敏体质的孩子还会出现过敏性皮疹,轻者可见荨麻疹、渗出性红斑,重者发生剥脱性皮炎,更为严重的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其致死率极高,所以儿童应禁止使用这类药物。

第四,退热贴属于物理降温用品,主要成分是高分子水凝胶,利用物理原理将热量集中到胶状物,通过凝胶中水分快速蒸发带走体内的热量。此外,退热贴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药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凉降温作用。但是,一片小小的退热贴并不能降低体温,只不过局部感到凉爽。有些医生认为它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脑部温度,使脑部代谢速度减慢,进而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美国儿科学会明确提出,发热甚至热性惊厥并不能造成大脑的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瘫痪、智力障碍或死亡。所以,退热贴保护脑细胞就无从谈起了。

目前仍有一些医院使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氢化考的松)退热,或者药物灌肠,这些处理都是错误的,需要家长注意。

如果孩子发热原因不清,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应尽早去医院就诊,明确诊断给予相应的处理,以免贻误病情。

——内容选自《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