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宝宝的常见疾病,是一个儿科常见的症状,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几乎必然会遇到发热。关于宝宝发热的一些常见问题,家长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发热一定要用消炎药吗?高热一定要输液吗?低热比高热可怕吗?宝宝发热该不该捂?
有些家长认为,发热就一定是有感染、有炎症,都需要用消炎药(抗生素),甚至针对高热就应该打点滴(静脉输液)。其实,我们了解了发热不一定只有感染这个原因,即便是感染,也只有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等需要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
对于体温高热或者吃了退热剂体温不容易下降的孩子,家长往往很着急、焦虑,希望靠打点滴(输液)来退热。
输液对高热是否有用呢?通过输液我们可以给予一些电解质溶液、退热药、抗生素。如果是严重的细菌感染引起的高热,输注抗生素是比较快捷有效的方式,但这也是对因,而非对症,即便输了液,孩子的体温也不会立竿见影地下降。静脉用的退热剂一般是阿司匹林,对于16岁以下的儿童,按照国际标准,阿司匹林是不推荐用于退热的。
所以,对于儿童,一般是不会选择静脉给予退热剂的。输注含有电解质的溶液对于高热、进食不好的孩子有一定的帮助,足够的液体进入体内,使得患儿能够多排尿,补充大量由于出汗丢失的液体、电解质是有益的,也能帮助降温。但是,如果患儿能够自行喝水,无呕吐,最好还是通过口服的方式补充液体。所以,针对高热的孩子,输液不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有的家长在孩子高热的时候不太紧张,反倒是低热的时候比较紧张,总怕低热是一些恶性病、慢性病引起的。确实有一些慢性病或者恶性病表现为低热,如结核病、EB病毒感染、血液病、结缔组织病、肿瘤等。但是,一些常见的儿科感染,在感染不重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几天的低热,所以家长不必焦虑。如果低热时间比较长,大于2周,则需要就诊看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高热时,特别是体温在骤然升起的过程中,由于末梢循环不良,患儿往往会发冷,出现手脚冰凉、发花(皮肤有花纹)的表现。成人的经验是捂大厚被子,认为出一身汗有助于退热。对儿童来说,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由于儿童的散热机能发育不完善,捂上被子后,孩子汗出不来,热量散不出去,造成更高的体温,甚至出现热性惊厥。所以,婴幼儿发热宜打包降温(脱衣、打开包被)而不能捂。
还有其他关于宝宝发热、退热的问题,比如,发热一定要退热吗?退热的方法有哪些?如何选择和使用退热剂?物理降温方式有哪些?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如何联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