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聊天
成都新世纪妇女儿童医院
每月一星 | 新生儿的守护天使——徐若梅
2017/02/14 2,402
每月一星 | 新生儿的守护天使——徐若梅
徐若梅 新生儿的守护天使

关键词:医术精湛,孜孜以求

徐若梅 儿科 主任医师

       基本资料: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医学专业,在成都市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从事新生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曾在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儿内科、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新生儿科、上海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进修。四川省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委员,成都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在中外专业医学期刊上发表十余篇医学学术文章。

       专业特长:多年的临床经验,徐若梅对普通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及危急重症等非常精通,尤其擅长新生儿疑难及危急重症的诊断与救治如新生儿窒息复苏、休克、败血症、重症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呼吸衰竭、静脉营养等。

从小就有一个白衣天使梦

       徐若梅出生在军人家庭,从小就有一个当医生的梦想,觉得白大褂特别神秘,能够治病救人。父母也非常支持,因此大学时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医学系。毕业后徐若梅被派遣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对艰苦的环境,徐若梅并不以为意,能如愿成为一名医生,她觉得很满足。最开始的时候,徐若梅想做内科,但当时人才紧缺,大学生少,作为统招第一批的大学生,徐若梅在医院里非常“抢手”,各科室都想要,最后由医院领导一锤定音,去了儿科。本来想着一年后再调回内科,但是一年的工作下来,徐若梅爱上了儿科,看着一个个小孩在自己的治疗下恢复健康,让她打心里觉得开心。徐若梅在儿科越来越有经验,之后又被派遣去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进修,进修回来之后,她牵头成立了西藏地区第一个新生儿病室,让西藏儿科医疗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徐若梅在西藏工作了近十年,在成都工作的父母也都退休了,想着方便照顾老人,她又调回了成都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虽然工作几经调动,但在专业上钻研的干劲却从来没有停止过。98年徐若梅调回成都,当时的成都市儿童医院还没有成立NICU,她又申请前往上海交通大学进修,回来之后就主持成立了NICU。NICU很快发展了起来,很多外院病人都转诊到这里,最多时候80多个病人。后来成都市儿童医院和成都市妇幼保健院、九妇院合并,规模就更大了,功能也更全面。在当时,即使是和华西新生儿科相比,也毫不逊色。

       几十年的一线临床工作,让徐若梅成为了新生儿科领域的主任专家,更让她深深地爱上了自己付出全部心血的这份事业。

新生儿的守护神

       从医几十年,从徐主任手里抢救过来的孩子,多不胜数。新生儿生病,往往病情发展很快,稍有差池就会危及生命,因此诊治抢救工作也是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对医生的医术乃至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一年7月,正值盛夏,刚刚下班的徐若梅接到一个紧急任务,郫县妇幼保健院一个孩子需要紧急救治。徐若梅作为四川省急救中心的专家,少不了遇到这样的紧急医疗任务。接到任务,徐若梅连衣服也来不及换,穿着高跟鞋就跑到郫县。到了一看孩子肺出血,吸痰瓶子里二分之一都是血。再一看当地医院抢救设备又不齐全,输血输不了,血浆没有,止血药没有。徐若梅觉得不行,必须转院,即使冒着风险,也比在这里干等好。和家长商量后,冒着风险把孩子带回了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孩子在中心医院经历了几次呼吸心跳暂停,徐若梅和同事们抢救了一个晚上,最终把孩子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过了几个月,这位家长带着孩子来门诊复诊,徐主任完全没认出来,一是孩子恢复得很好,活蹦乱跳的;二是平时救治的孩子太多,已经记不得了。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徐主任还遇到过一个两岁多的宝宝,身患NEC(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情较重,后续治疗也必将麻烦,家长都想要放弃了。徐若梅多次和家长沟通,表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救治。最终家长被徐主任的坚持打动了,积极地配合治疗,孩子最终痊愈了。从此后只要孩子生病无论大小,都认准了过来挂徐主任的号。

       几十年的儿科临床工作,徐若梅接诊过无数的孩子,无数当初她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的孩子,已经健康长大。而徐若梅在这个岗位上,还一直在孜孜以求,不断钻研,让更多孩子受益。

       徐若梅说:“新生儿越早发现疾病,越早治疗,恢复得也就越好。我来新世纪,希望能够有时间多钻研管理一下早产儿窒息这个项目,我觉得新生儿科可以和儿保科、神经科联合起来管理早产儿窒息,给其建档,各个科室环环相扣……”徐若梅心里想得最多的,永远是她的专业和病人,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好医生,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