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食物过敏也称为食物变态反应或消化系统变态反应、过敏性胃肠炎)等,是由于某种食物或食品添加剂等引起的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而导致消化系统内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 小儿食物过敏反应的患病率约6%~8%,而牛乳是@#$&常见的过敏食物占其中的3%~7.5%,以1岁以内的婴幼儿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食物过敏症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有小儿食物过敏的患者常伴有支气管哮喘,发病率约6.8%~17%而对牛奶过敏的小儿,哮喘的发病率则可高达26%。
小儿食物过敏也称为食物变态反应或消化系统变态反应、过敏性胃肠炎)等,是由于某种食物或食品添加剂等引起的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而导致消化系统内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 小儿食物过敏反应的患病率约6%~8%,而牛乳是@#$&常见的过敏食物占其中的3%~7.5%,以1岁以内的婴幼儿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食物过敏症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有小儿食物过敏的患者常伴有支气管哮喘,发病率约6.8%~17%而对牛奶过敏的小儿,哮喘的发病率则可高达26%。
1.诱发小儿过敏的途径
食物诱发过敏的途径诱发小儿过敏的途径有五:胃肠道食入、呼吸道吸入、皮肤接触或注射、通过人乳和胎盘进入。
2.小儿食物过敏原引起
小儿食物过敏原指的是能引起免疫反应的食物抗原分子。几乎所有小儿食物过敏原都是蛋白质,大多数为水溶性糖蛋白,分子量10万~60万每种食物蛋白质可能含几种不同的变应原。小儿食物过敏原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任何食物可诱发变态反应:但小儿常见的小儿食物过敏原为牛奶、鸡蛋、大豆,其中牛奶和鸡蛋是幼儿@#$&常见的强变应原致敏食物也因各地区饮食习惯不同而异。花生既是小儿也是成人常见的变应原,海味食物不是小儿的主要变应原,坚果诱发的过敏在小儿比较少见虽然任何食物可以致敏,但约90%的过敏反应是由少数食物引起,如牛奶、鸡蛋、花生和小麦。
(2)食物中仅部分成分具变应原性:以牛奶和鸡蛋为例,牛奶至少有5种具变应原性其中以酪蛋白、乙种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C)变应原性@#$&强。鸡蛋中蛋黄具相当少的变应原蛋清中的卵白蛋白和卵类黏蛋白为鸡蛋中@#$&常见的变应原。
(3)小儿食物过敏原性的可变性:加热可使大多数食物的变应原性减低。胃的酸度增加和消化酶的存在可减少食物的变应原性。
(4)食物间存在交叉反应性:不同的蛋白质可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使变应原具交叉反应性。如至少50%牛奶过敏者也对山羊奶过敏。对鸡蛋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鸟类的蛋也过敏。交叉反应不存在于牛奶和牛肉之间,也不存在于鸡蛋和鸡肉之间。植物的交叉反应性比动物明显如对大豆过敏者也可能对豆科植物的其他成员如扁豆、苜蓿等过敏。患者对花粉过敏也会对水果和蔬菜有反应如对桦树花粉过敏者也对苹果、榛子桃、杏、樱桃、胡萝卜等有反应。对艾蒿过敏者也对伞形酮类蔬菜如芹菜、茴香和胡萝卜有反应。
(5)对食物的中间代谢产物过敏:十分少见,患者多在进食后2~3h出现症状
3.遗传因素引起
食物变态反应与遗传基因有关。父母中一方有食物过敏史者其子女的患病率为30%双亲均患本病者,则子女患病率高达60%。
4.抗体减少引起
解剖因素人体胃肠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黏膜屏障系统可以限制完整的蛋白质抗原侵入,而进入肠道的食物抗原与分泌型IgA(SIgA)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限制了肠道对食物抗原的吸收,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减轻对食物蛋白的免疫反应。小儿消化道黏膜柔嫩、血管通透性高,消化道屏障功能差,各种食物过敏原易通过肠黏膜入血,引起变态反应。3个月以下的婴儿IgA水平较低,黏膜固有层产生SIgA的浆细胞数较少。当消化、吸收过程及黏膜免疫异常时,均造成各种食物的过敏原易通过肠黏膜入血而发生过敏性胃肠炎。
5.其他因素引起
消化道炎症是肠道过敏症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这是由于消化道炎症致胃肠黏膜损伤,增加了胃肠黏膜的通透性,使过多的食物抗原被吸收,而发生变态反应。>>>在线咨询专家
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食物中变应原性的强弱和宿主的易感性有关。
1.IgE介导的食物变态反应临床症状出现较快,可在进食后几分钟到1~2h。有时极微量就可引起十分严重的过敏症状。就症状出现的次序而言,@#$&早出现的常是皮肤、黏膜症状。呼吸道症状如哮喘出现较晚或不出现但严重者常伴呼吸道症状,食物诱发的哮喘在婴儿比较多见,除吸入所致者外,一般均合并其他过敏症状。年长儿和成人食物虽可诱发多种过敏症状包括休克在内,但诱发哮喘的不多见。食物一般不引起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作为食物变态反应的惟一症状更是十分罕见。
变应性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病:其特点为胃或小肠壁有EOS浸润,常有外周血EOS增多。EOS浸润累及胃或小肠的黏膜、肌层和(或)浆膜。患者常表现饭后恶心和呕吐、腹痛、间歇性腹泻,幼婴有生长发育停滞。肌层浸润导致胃和小肠变厚和僵硬,临床可出现阻塞征象。浆膜下层浸润一般表现为EOS性腹水。本病的致病机制不明。其中部分患者在进食某种食物后症状加重,涉及Ⅰ型变态反应,患者十二指肠液中和血清中IgE升高多伴特应性疾病对多种食物和吸入物皮肤点刺试验阳性可继发缺铁性贫血和低白蛋白血症。本病常累及6~18个月的婴儿。诊断基于胃肠活检,特征性的EOS增多黏膜型患者常有特应性症状,血清总IgE升高多种变应原皮试和RAST、呈阳性反应外周血EOS增多贫血等排除过敏食物要多达12周症状才会消失,肠组织才会恢复正常。
婴儿肠绞痛:表现为婴儿阵发性烦躁不安,极度痛苦喊叫,腿蜷缩,腹膨胀,排气多,一般于生后2~4周发病,到3~4个月痊愈。诊断依靠排除攻击排除试验
口腔(黏膜)变态反应综合征(oralallergysyndrome,OAS):患者在进食某种或几种水果或蔬菜几分钟后,口咽部如唇、舌上腭和喉发痒和肿胀,少数患儿出现全身过敏症状。多发生于花粉症患者或提示以后可能发生花粉症。这是花粉和水果或蔬菜间出现了交叉反应性之故。
2.非IgE(即IgMIgG或几种抗体联合)介导的食物变态反应Ⅱ,Ⅲ,Ⅳ型免疫病理均可涉及,但直接的证据很少,人们相信有些食物不良反应涉及非IgE的免疫机制。涉及Ⅱ型者如牛奶诱发的血小板减少;涉及Ⅲ型和Ⅳ型者,如疱疹样皮炎、麸质致敏肠病、牛奶诱发肠出血、食物诱发小肠结肠炎综合征、食物诱发吸收不良综合征等。还可引起过敏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等。>>>在线咨询专家
食物的种类成千上万,其中只有一部分容易引起过敏。同族的食物常具有类似的致敏性,尤以植物性食品更为明显,如对花生过敏的患者对其它豆科类植物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过敏。各国家、各地区的饮食习惯不同,机体对食物的适应性也就有相应的差异,因而致敏的食物也不同,比如西方人认为羊肉极少引起过敏,但在我国羊肉比猪肉的致敏性高;西方人对巧克力、草莓、无花果等过敏较多,在我国则极少见到。根据西方的资料,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为牛奶、鸡蛋、巧克力、小麦、玉米、坚果类、花生、橘子、柠檬、草莓、洋葱、猪肉,某些海产及鱼类,蛤蚌、火鸡及鸡等。在我国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有以下几类:
(1)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
(2)海产类,如鱼、虾、蟹、海贝、海带;
(3)有特殊气味的食物,如洋葱、蒜、葱、韭菜、香菜、羊肉;
(4)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酒、芥末、姜;
(5)某些生食的食物,如生番茄、生花生、生栗子、生核桃、桃、葡萄、柿子等;
(6)某些富含细菌的食物,如死的鱼、虾、蟹,不新鲜的肉类;
(7)某些含有真菌的食物,如蘑菇、酒糟、米醋;
(8)富含蛋白质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蛤蚌类、鱿鱼、乌贼;
(9)种子类食物,如各种豆类、花生、芝麻;
(10)一些外来而不常吃的食物。
约90%食物过敏者到3岁时临床症状自行消失,但仍有部分儿童例外,尤其是对花生、坚果、鱼和贝类过敏者,往往会持续到成年。患儿过敏史长短不一的机理不清,可能与其胃肠道功能有关。
6注意事项
1、婴幼儿出生后,@#$&好用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多种对过敏有制约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及多种抗体,对预防过敏有好处。而且母乳饮食较单纯,基本不吃杂品,这对防止婴幼儿小儿食物过敏也有好处。
授乳的母亲,除注意营养外,@#$&好也不要吃高致敏食物。用牛奶喂养的婴儿,如出现过敏,应立即停用,改用人乳、羊奶、豆浆、代乳粉等食物。
2、对未满周岁的婴儿,不宜喂养鱼、虾、螃蟹、海味、蘑菇、葱、蒜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婴儿在增加新食物时,一定要一样一样分开增加。
在每添加一种新食物时,要注意观察有无过敏性反应,如出疹、瘙痒、呕吐、腹泻等,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停止这种食物一段时间,然后再试用。切忌多种新食物一起添加,而分不清过敏源。
3、婴儿在喂食后,应立即将口角周围的食物残液擦干净,以防止出现食物残汁皮肤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