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健康是至关重要的,爸爸妈妈丝毫不敢懈怠。新生儿有许多特殊的生理表现,如假月经、“马牙”等,很多 年轻的父母看到孩子出现这些状况,很着急,不知如何是好。了解新生儿这些特殊的生理现象对于更好地养育新生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成都妇儿医院对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逐一予以介绍。
红色尿
新生儿出生后2~5天,尿相对较少,加之白细胞分解较多,使得尿酸盐排泄增加,尿液呈红色或橘红色,宝宝在排尿时会啼哭。这种现象多在尿液染红尿布或纸尿裤后被家长发现。若出现此情况,妈妈可加大哺乳量或适量多喂些水以增加宝宝尿量,防止结晶和栓塞。
新生儿四肢屈曲
许多家长都发现自己的宝宝从一出生到满月,总是四肢屈曲,有的家长担心宝宝日后会成罗圈腿,干脆将宝宝的四肢捆绑起来。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正常新生儿的姿势都是双上肢屈曲呈“W”状,双下肢屈曲呈“M”状,这是健康新生儿肌张力正常的表现。随着月龄的增长,其四肢会逐渐伸展。而罗圈腿(“O”形腿)是由于佝偻病所致的骨骼变形引起的,与新生儿四肢屈曲毫无关系。
“马牙”
新生儿的上腭中线和齿龈切缘上常会有黄白色的小斑点,它们被称为上皮珠,俗称“马牙”或“板牙”,这是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堆积所致。在新生儿生后的数周至数月便可自行消失。家长不可胡乱用针去挑或用毛巾擦,以防引起感染。
惊跳
新生儿常在入睡之后有局部的肌肉抽动现象,或在受到声光、震动等刺激时,表现出双手向上张开,但很快又收回,有时还会出现伴随啼哭的“惊跳”反应。这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所致。此时,只要家长用手轻轻按住宝宝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或抱起安抚就可以使宝宝安静下来。
打喷嚏
新生儿偶尔打喷嚏并不一定是感冒了。因为新生儿鼻腔血液的运行较旺盛,鼻腔小且短,鼻毛尚未发育。当突然遇到冷空气,或是有外界的微小物质如棉絮、绒毛或尘埃等进入鼻腔,便会刺激鼻黏膜引起打喷嚏,这是宝宝清理鼻腔的一种方式,家长不必担心。但如果宝宝频繁打喷嚏且伴有流涕等其他症状,家长就应考虑宝宝是否感冒,带其到医院就诊。
频繁打嗝
部分宝宝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一直都会有较频繁的打嗝现象,这是由于宝宝横膈还未发育成熟。除此之外,有时宝宝也会因为过于兴奋或受凉等因素打嗝,或是由于刚喂过奶。到了3~4个月的时候,宝宝打嗝就会减少。若宝宝持续地打嗝,可以喂宝宝喝一些温开水,以止住打嗝。
溢奶
部分宝宝喂奶后易从口腔内溢奶,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胃是“水平”的。另外,新生儿胃的容量较小,贲门括约肌发育也尚未发育完善,容易引起胃内奶汁反流,特别是喂奶后立即换尿布、哭闹更易发生溢奶现象。有时用奶瓶喂奶或水时,由于其奶嘴没有被完全充满,致使宝宝吸入空气,造成胃体膨胀,这样也易引起溢奶。
溢奶不同于吐奶。溢奶量较少,从口角流出;吐奶量则较多,像喷出来一样,甚至从鼻腔溢出。反复吐奶是一种病态,应去看医生;溢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妈妈应注意喂奶技巧,喂后竖起宝宝,让他的头部靠在妈妈肩上,用手拍其背部,@#$&好待宝宝打嗝后再放在床上,头稍高位,刚放下时取右侧卧位。喂奶后勿立刻换尿布,尽量不要让宝宝哭闹,这可使溢奶减少。
青痣
部分新生儿出生后于腰骶部、臀部及背部等处可见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不高出皮面的大块青灰色斑,这是由于特殊的色素细胞沉着形成的,大多在4~5岁时消失,有时稍迟。此现象为东方人所特有。
家长了解上述新生儿的特殊生理表现后,若出现上述情况就不会惊慌了,避免了过度的紧张及不适宜的处理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照顾宝宝健康成长。但是,当家长不能明确判断宝宝表现是否为生理表现时,如黄疸较重,建议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